星期二, 1月 06, 2009

台北當代藝術館:小碎花不--亂變新世代

今天去看了 MOCA Taipei展覽。落落長的展覽心得就不寫啦(反正那種東西我沒寫好過),來挑一件印象最深刻的講吧。

桂綸鎂<恐懼>

認識我的人現在大概下巴已經掉下來了。我承認像我這種犬儒,看誰都不爽,有博二病(謎之聲:明明都博三了...)的傢伙,看到明星的所謂 "藝術創作" 一開始心中只有滿滿的不屑,總覺得只是利用自己的名氣過個水,吃吃藝術的豆腐罷了。

看到這個作品的展間門口黑漆抹烏一片,標題又是 "恐懼",於是我心想不會是搞了個鬼屋來矇事吧?看了一下創作簡介然後走進展間,嗯,不是鬼屋,不過也只是把自己的大頭錄影在一個黑暗的房間裡不斷撥放,讓參觀者盡情對創作者進行注視,窺視。作者所稱的恐懼大概就是這種「當專心表演,當被數百隻眼睛注視、檢視,當被相機窺視,狠狠地,無時無刻地,當自己正在被看著、討論著、欣賞著、靜靜觀看著[......]的自己的恐懼。」吧?然後,就在參觀者準備離開的那一剎那,機關啟動,窺視與被窺視者瞬間對調,參觀者原本以為不過如此,可以輕易了解的創作者的恐懼已然由參觀者親身體會(雖然是以一種有限的/安全的/受控制的規模)*。

漂亮。強烈明確地傳達創作者個感受,剛剛好地玩弄了參觀者卻又不令人不快。但是這個作品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其實是技術面上的成熟。我過去所看過的所謂互動式現代藝術裝置,大部分都需要參觀者搞懂這東西怎麼 work 先,然後遵照創作者所規劃的規範去跟作品互動。如果參觀者隨意而行則經常造成作品的破格而無法表現出預期中的效果。但是這件<恐懼>卻在我對作品真正意圖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達到近乎完美的效果。其實我滿好奇這件作者僅掛桂綸鎂一人的作品,是不是真的連電子,控制等属於工程的部分都由創作者規劃設計?如果真的是,那桂綸鎂的才華真可比達文西也。

* Spoiler 警告。請反白觀看。效果是突然間四面八方閃光燈連閃,然後螢幕上顯示出的影像便由桂綸鎂的大頭影像變成剛剛由各種角度拍下的參觀者的相片集 slide show. 還好我沒有在吾人的黑暗房間作出奇怪舉動的習慣 XD 其實還覺得聽著導覽器的自己頗為上相咧(謎之聲:......)。另外,如果展間外提供列印或 email 服務就更好了。

1 則留言:

米拉羊 提到...

真精彩~ 害我都想去看了。(不過已經踩雷了)

應該可以做成壹周刊封面,在出口處販賣 (我雷到誰了?我不能反白...XD)